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政務公開組織管理規范》《臨縣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規范》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做好我縣政務公開工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現將《臨縣政務公開組織管理規范》《臨縣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規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臨縣政務公開組織管理規范
一、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政務公開組織領導、主管部門、工作機構和學習培訓的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臨縣各級行政機關,行政機關設立的依照法 律、法規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二、組織領導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的政務公開工作。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應確定一位領導分管政務公開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
(三)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應成立政務公開議事協調機構。議事協調機構職責主要包括:
1.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制定工作措施。
2.研究提出本行政區域、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的發展計劃、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重點。
3.對本行政區域、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提出工作方案。
4.統籌協調、督促指導政務公開工作。
5.聽取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
6.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應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和保障工作經費。
三、主管部門
縣政府辦公室是本行政區域的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務公開工作。
四、工作機構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部門應建立健全本行政機關的政務公開工作制度。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應指定機關內設機構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務公開的日常工作;縣直各部門應指定內設機構或直屬單位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務公開的日常工作。
(三)政務公開工作機構的具體職能主要是:
1.辦理本行政機關的政務公開事宜。
2.維護和更新本行政機關公開的政府信息。
3.組織編制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4.組織開展對擬公開政府信息的審查。
5.組織開展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平臺建設、數據開放等工作。
6.本行政機關規定的與政務公開有關的其他職能。
五、學習培訓
(一)縣政府辦公室根據工作需要對本行政區域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新入職公務員、新提任干部進行培訓。
(二)縣政府辦公室會同干部人事培訓部門制定政務公開培訓計劃,把政務公開列入干部教育的日常培訓科目,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培訓。
臨縣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規范
一、范圍
本規范對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中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公眾參與等作了明確。
本規范適用于臨縣各行政機關,行政機關設立的依照法律、法規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二、信息發布
(一)原則
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先審查、后發布”和“誰制作、誰審查、誰負責”的原則。
(二)審查
1.應依法依規對政府信息屬性進行認定,擬發布政府信息的公開屬性為“主動公開”。
2.擬發布的政府信息應符合《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同時應遵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
3.公文起草單位向縣政府報送代擬稿時,應填寫《擬發文件屬性管理意見表》《文件發布歸類登記表》(附件),對擬定為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的,要說明不主動公開的依據和理由,并隨公文一同報批,一并歸檔。
(三)發布
1.對擬發布的政府信息,應明確信息編輯環節的責任,對時效性要求高的信息確保隨時編輯、隨時發布。
2.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制作的政府信息,由牽頭制作單位負責公開。
(四)動態更新
1.應及時維護和更新本行政機關已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應按照各單位編制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發布,確保目錄與實際發布內容互為一致。
三、政策解讀
(一)原則
堅持“誰起草、誰解讀”“一把手負責制”原則。
(二)解讀范圍
解讀范圍包括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以及其他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專業性強、需要群眾廣泛知曉的政府信息。
(三)解讀主體
1.一般為政策文件起草單位或牽頭起草單位。
2.主要負責同志是解讀的“第一責任人”。
(四)解讀材料
1.政策性文件的解讀方案或解讀材料,要與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
2.解讀材料可以采用圖片、圖表、圖解、動漫、音頻、視頻等多樣化方式。
3.規范性文件的解讀材料,應征求市司法局意見。
(五)解讀要求
1.解讀應準確表達文件的主要精神,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平實生動,把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講清楚、講透徹,提升解讀效果,讓群眾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
2.文件解讀材料的內容主要包括政策性文件出臺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具體舉措、適用對象、解讀機關等,如有必要還應包含注意事項、關鍵詞解釋、新舊政策差異等。
(六)解讀開展形式
政策解讀要根據文件的重要程度、影響范圍、受眾特點等,選擇合適的發布方式進行解讀,如新聞發布會(通氣會、吹風會等)、新聞稿件、在線訪談、網站(新媒體)發布、政策宣講會等。
四、公眾參與
(一)公眾參與形式
公眾參與形式包括重大行政決策網上征求意見、縣長信箱、政策咨詢等。
(二)重大行政決策網上征求意見
1.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涉及社會公眾利益調整、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重大行政決策應實行預公開。
2.應將收到的公眾意見建議采納情況予以公開,并就未采納意見說明理由。
(四)縣長信箱、政策咨詢
對群眾通過縣長信箱和政策咨詢欄目提出的改進政務服務質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相關單位要認真聽取,收集整理,達到密切聯系群眾、提升整體工作水平的目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應研究整改并及時反饋。
附件:1.擬發文件屬性管理意見表
??????2.文件發布歸類登記表